-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1年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11/20]
- · 小型气象建设项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弹药全程监控应用示范”顺利通过业务验收[11/02]
-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亚洲大范围降水和气温异常成因的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平台”顺利通过验收[11/02]
- · 气候所举行2020年冬季全国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11/02]
- · 我院次季节至季节团队关于2019年长江伏秋重旱成因分析被选为2020年《大气科学进展》第11期封面论文[11/02]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集成综合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09/18]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专项“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2019YFD1002200)项目推进会在京召开[09/18]
- ·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物理过程机理研究”课题验收被 评为优秀[09/18]
两种微物理方案对夏季东北亚阻塞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作者:杨旭 钟中 廉毅 李彦良 曲思邈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阻塞高压; 微物理方案; 非绝热加热;
摘要:选用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1年7月25日—8月3日的一次东北亚阻塞高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数值对比试验,讨论有冰相物理过程和无冰相物理过程的两种微物理方案对此次阻塞高压过程的强度和维持时间模拟的差异,并简要阐述原因。结果表明:WRF对阻塞高压过程有较好的模拟效果,有冰相物理过程的微物理方案模拟的阻高强度及维持时间较接近实况,整体阻塞闭合环流形势、高压中心值、中心位置以及中心上下游的低压槽强度均与实况接近;无冰相物理过程的微物理方案模拟阻塞高压在500及2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上没有闭合的高值中心出现,500 hPa阻塞高压强度弱,持续时间短,200 hPa则相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两种差异主要由阻塞高压活动区域内的非绝热加热不同引起的,它对阻塞高压形成的强度和维持时间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另外,阻塞高压附近区域的微物理潜热释放对阻塞过程的强度和维持时间也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