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1年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11/20]
- · 小型气象建设项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弹药全程监控应用示范”顺利通过业务验收[11/02]
-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亚洲大范围降水和气温异常成因的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平台”顺利通过验收[11/02]
- · 气候所举行2020年冬季全国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11/02]
- · 我院次季节至季节团队关于2019年长江伏秋重旱成因分析被选为2020年《大气科学进展》第11期封面论文[11/02]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集成综合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09/18]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专项“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2019YFD1002200)项目推进会在京召开[09/18]
- ·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物理过程机理研究”课题验收被 评为优秀[09/18]
气候所举行2020年冬季全国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11-02 17:32:00
2020年10月21日下午,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举行了2020/21年冬季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会议由祝从文副所长主持,次季节至季节和数值模式研发团队的骨干成员参加。
首先,刘伯奇副研究员介绍了气科院东亚季风季节预测模型研发工作的新进展,并基于新模型和今年汛期以来的全球下垫面异常信号,给出了2020/21年冬季全国气温和降水异常的预测意见。苏京志研究员介绍了气科院动力预测模型对今冬ENSO事件和冬季全国气候异常的预测结果。随后,参会人员积极发言,分别从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影响、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ENSO事件对东亚冬季风的遥强迫和冬季东亚地区冷空气的次季节活动等方面,对统计和动力预测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对今年冬季全国气温和降水异常的预测意见。
经过研讨,预计2020/21年冬季,全国气温将以整体异常偏暖为主,但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将异常偏冷,其中12月发生全国性寒潮过程的概率较大;全国降水异常将呈现“北多南少”格局,不排除华南地区出现冬春连旱的可能性。祝从文副所长建议冬季气候预测班组会后认真总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预测结果,做好冬季全国气候预测会商的科技支撑工作。
首先,刘伯奇副研究员介绍了气科院东亚季风季节预测模型研发工作的新进展,并基于新模型和今年汛期以来的全球下垫面异常信号,给出了2020/21年冬季全国气温和降水异常的预测意见。苏京志研究员介绍了气科院动力预测模型对今冬ENSO事件和冬季全国气候异常的预测结果。随后,参会人员积极发言,分别从北大西洋海温异常影响、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ENSO事件对东亚冬季风的遥强迫和冬季东亚地区冷空气的次季节活动等方面,对统计和动力预测结果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对今年冬季全国气温和降水异常的预测意见。
经过研讨,预计2020/21年冬季,全国气温将以整体异常偏暖为主,但东北和新疆北部地区将异常偏冷,其中12月发生全国性寒潮过程的概率较大;全国降水异常将呈现“北多南少”格局,不排除华南地区出现冬春连旱的可能性。祝从文副所长建议冬季气候预测班组会后认真总结,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预测结果,做好冬季全国气候预测会商的科技支撑工作。

上一篇:我院次季节至季节团队关于2019年长江伏秋重旱成因分析被选为2020年《大气科学进展》第11期封面论文
下一篇: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亚洲大范围降水和气温异常成因的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平台”顺利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