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1年公开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11/20]
- · 小型气象建设项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弹药全程监控应用示范”顺利通过业务验收[11/02]
-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项目“亚洲大范围降水和气温异常成因的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平台”顺利通过验收[11/02]
- · 气候所举行2020年冬季全国气候预测会商研讨会[11/02]
- · 我院次季节至季节团队关于2019年长江伏秋重旱成因分析被选为2020年《大气科学进展》第11期封面论文[11/02]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集成综合科学试验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召开[09/18]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专项“主要经济作物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及防灾减灾关键技术”(2019YFD1002200)项目推进会在京召开[09/18]
- ·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物理过程机理研究”课题验收被 评为优秀[09/18]
中国气象局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 适应基层防灾减灾需求 推动实现预警到村到户到人
11月13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对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统筹指导。气象部门将以实现气象预警信息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到村到户到人为目标,着力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集约高效、覆盖广泛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切实发挥气象信息员在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气象信息员是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渠道。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气象部门建立起一支队伍庞大、覆盖广泛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多年来,这支队伍积极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组织基层群众防灾避险,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意见》,各级气象部门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完善覆盖全国乡镇、行政村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的信息员队伍,推动将气象信息员纳入基层综合防灾减灾队伍、应急管理体系和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与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等队伍的共建共享共用。
《意见》明确,要规范气象信息员职责和任务,根据各地实际加以细化并提出本地化工作要求;完善气象信息员培训制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优化形式和内容,基层区县气象部门在原则上每年要对气象信息员至少开展一次培训;强化气象信息员动态管理,完善气象信息员登记、更新等制度,每年汛期前联合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及时更新名录,适时评估履职和作用发挥情况,建立优秀气象信息员激励机制;将气象信息员全部纳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对象名录,组织市县两级气象部门搭建与气象信息员进行常规化沟通和互动的平台,强化信息服务和技术保障。
上一篇:气象部门53个单位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下一篇:最后一页